香港偲變(二)
去年,港大學生圍堵失敗,未有像五四運動時,學生痛毆向日本政府親遞換文的駐日公使的章宗祥,反以靜坐及對談方式,被拖延消耗民氣淨盡,中了反間計,學生領袖以自己方式返回內地後「被消失」。
他「平亂」有功,正式升任保安局局長,加強警權對香港進行恐怖統治。
記者:「你知唔知發生咩事呢?」
電視畫面,李國蟑如此淡淡然:「那人是吸食了毒品。」信誓旦旦。
去年,港大學生圍堵失敗,未有像五四運動時,學生痛毆向日本政府親遞換文的駐日公使的章宗祥,反以靜坐及對談方式,被拖延消耗民氣淨盡,中了反間計,學生領袖以自己方式返回內地後「被消失」。
他「平亂」有功,正式升任保安局局長,加強警權對香港進行恐怖統治。
記者:「你知唔知發生咩事呢?」
電視畫面,李國蟑如此淡淡然:「那人是吸食了毒品。」信誓旦旦。
晚飯後,一家人走到尖東海旁,湊著熱鬧欣賞燈飾。維港兩岸的燈飾依舊燦爛,不過我的心情已不同往年。
前面不遠處,也是與家人同行的少年,無聊地雙手插袋,偷偷地轉頭看我。
雨傘運動未竟全功,北京透過梁振英繼續全方位「接收」香港。香港的教育系統,一早已被他派重兵滲透、圍堵。像當年的紅衛兵,染紅洗腦就由小孩子開始。中小學國民教育過不了關?就打散在每個學科教你「愛國」;如今,連一個副校任命都能左右!校委會主席?當然任得只獲六八九票的獨裁者強暴安插,這位「沙皇」李國章。
培養未來楝樑的學府,向來是兵家必爭之地。很多重要歷史變革,如五四運動,都由大學開始。陳文敏事件突顯了北京暴力干預院校決策,以至校委會內部的嚴重問題,也預告了最新的主戰場:香港大學。
一二月是加國最寒冷的月份。氣溫在零上零下幾度至十幾度徘徊,在建築和城市設計的重重保護下,生活還算舒適;相反,香港處於亞熱帶,住宅一般都無安裝暖氣,也沒有針對零下氣溫的建築設計與恒溫設備。室外要承受嚴寒不用說,就算到了室內,要不是關上窗感覺翳焗,就是寒意透過牆壁不斷入侵,靠著牆邊等於靠著冰塊。家裏和戶外的溫差,大概也只有數度至十數度的差距。
香港的寒冷,實在避無可避。所以,老人冷死的個案,大部份都發生在家中。
天亮了,漸漸地泛起了一片魚肚白。
平安夜的清晨,心中卻絲毫沒有平安的感覺。昨夜的興奮遺留在身上的,竟是心中的一個黑洞。
總統選戰在港報道很多,我也就不提了。只想特別點出最值得香港人借鏡的一戰:花蓮與民進黨蕭美琴。花蓮本是寧靜的台灣後花園,近年政商勾結大量發展旅遊,造成環境污染、地價上升、陸客湧入,一如香港。
地方政治完全被國民黨及友好陣營控制,現任立委王廷升已做了兩任,父親王慶豐過去曾任花蓮縣長,號稱「花蓮王」的前國民黨籍縣長傅崐萁,亦以地方勢力支持王競選;民進黨多年屢攻不下,選票是七三之比。不過,本屆選舉,蕭美琴在這國民黨鐵票區,以過半數票擊敗現任國民黨立委及土皇帝兩股勢力。
「下一則新聞。羅湖關閘發生襲擊事件,一名海關關員手部受傷,內地六十七歲男子被捕,拘捕期間另有兩名警察受傷。四人被送院治理……」
想放下手機,才發現還有一個訊息,發到「拯救李波」的群組:「羅湖襲擊案真相!有片!」
「還沒回家嗎?這麼晚了。」
那個穿著整齊黑色西裝的中年男人,自不遠處看著我這邊,已有好一會兒。我不自覺地回看他,像同志間神秘的默契,目光剎地對上了。
在幾番目光交接後,他提步向我這邊緩緩走過來……不禁心跳加速。
黃柏浩。這就十年了吧。
好久沒夢到,我們,又回到那個運動場一起作賽。
朱紅色的跑道、白色的間線、綠色的草坪、藍色的晴空、伴隨著城門河畔的逆風;不遠處傳來同學打氣的吵雜聲。
隱約聞到你爽身粉混和汗水的頸後香氣……
記得有很多人說過,初戀是美麗的,但數最刻骨銘心的,還是當你暗戀一個人的時候。這可是一輩子的事情,曾說出的說話,往往成為你來日長嗟短歎、沒好好活過的一絲怨。或李安最近說得好:「你心中的一座斷背山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