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終點.起點》7外: 人來人往
買完帶去給小健父母的蛋糕,快要走出酒店時,外面傳來一聲震聲欲聾的巨響。
外面的巨響,是撞車嗎?還是比撞車更可怕的事?今天是愚人節,不會是什麼惡作劇吧?
香港人就是這麼八卦──人群從我兩旁衝過,爭先想出去看過究竟……
買完帶去給小健父母的蛋糕,快要走出酒店時,外面傳來一聲震聲欲聾的巨響。
外面的巨響,是撞車嗎?還是比撞車更可怕的事?今天是愚人節,不會是什麼惡作劇吧?
香港人就是這麼八卦──人群從我兩旁衝過,爭先想出去看過究竟……
《起點.終點》 小說的下半部。
身處香港這個小城,若是有緣,朋友總能在街角碰面,互道招呼;若是無緣,大概就只如我和你,相隔十年的重遇,竟是在班馬線迎面而來;未及留神,已是匆匆擦身而過。
若戴著口罩的你,當時沒向我點頭示意,你,還記得我。大概,那會是我們最後的相遇。
每次做愛後,阿樂都會燃起一枝香煙。他輕輕地吞雲吐霧,手中一杯威士忌加冰自酌;他雙眼目光拋得老遠,有時像老僧入定,連話也不多說。
冬天窗戶堅閉,房中彌漫著藍白色的煙霧。
我今天終於忍不住,問他正想著甚麼?他把目光收回來,笑說那是「事後煙」。
我再問他,能否也讓我吸兩口?
「你到底知不知道分寸?」小健平日大刺刺的倒也可愛,但對這種大事竟也如此隨便,才真的令我這作為伴侶的無言以對。
同居幾個月後又要「分居」!這消息甚至是從他父母口中得知,我究竟算什麼?
「我也只是陪同學申請看,玩玩罷了。」小健囁嚅。「總不成我會入選吧?」
由出版小說《起點.終點》到改編《只能曖昧的暗戀》廣播劇那段時間,最多同志聽眾在留言板分享的,是自己都曾像兩個故事的主角,「愛上不能愛的人」。
事實上,每個同性戀男人,都少不得有暗戀異性戀男人的經歷。
「襄王有心,神女無夢」。男女之間的戀愛,當中一方若無意一起的話,另一方付出真心,長久下去或許也終能感動到對方。可是,一個人的性向無法改變,這錯愛,也是注定讓同志失望而回。
愛上同志的女孩,情況也好不對哪裏去。黃偉文筆下的《男孩像你》正好道出了同志身旁紅顏知己的悲哀。
同志與異性戀交友圈子之間的最大不同之處,是同志比較容易結交來自五湖四海的人。同志都是因為性傾向相同而聚集在一起,不像辦公室或校園甚至教會,總能認識背景相近的人;同志交友,從前是在公共空間如酒吧、公園、公廁甚至在路上;現在多是交友軟體、交友網站及社團活動等,年青的、成熟的,學生、打工作、專業人士,真是應有盡有。
能同時接觸不同層面的人當然有其有趣之處,同志的人生閱歷有時和年齡不相稱的原因也在於此;每個人背後的故事,總有著奇妙的驚喜;但背景的南轅北轍,也令這樣湊合起來的伴侶易生嫌隙;沒有傳統的家人朋友關係做維繫,情侶聚散也根本沒有人會知道。
「看看這些!才新鮮炸好不久。吃吧!」我們並排坐在睡房床上。你打開啡色油紙袋,一陣油香撲鼻而來。
我也一時忘了剛才發生的事,不自覺地拿起長竹籖,刺起煎炸得金黃、微焦的白魚肉,黏著因炸熟而彎曲的薄片紅腸。趁還淌著醬油汁,我大口把它送進嘴中。
「好吃嗎?」 我轉頭一看,你定睛看著我,一臉關切。
一切又像回到舊時。
那是放完聖誕新年假後,開學後第一天發生的事。午飯時間,我不想再見你觸景傷情,只拉著小辣椒走出校門,二人分享了一碟燒汁雞扒飯(她不吃辣);談著東拉西扯的話題回校,剛好走到教學樓正門的幾級樓梯。
正要踏上梯級,面前突然閃過黑影,緊接著是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。然後,一陣血腥味充滿我們的鼻腔。小辣椒趕忙捉緊我的臂膀,沒讓我昏跌下去 。
四月算是晚春了吧,整天卻仍是帶著揮不去的昏暗濕冷,還要再加上瘟疫帶來的蕭索。
當足不出戶,疾病也能找上門時,這個世界正是殘忍地告訴我們,生命無論如何細心保護,都是毫無保證的脆弱,根本無法確定自己下一秒是不是還活著。
那種不安感,比真的死去還要可怕。
看著微光映照在小健的無垢的側臉,回想當年的摸黑出道後,一臉惶惑不安的自己;眼前這個雙十年華的男孩,真的比我幸運太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