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同志,投向新一代】
投票日愈近,外面愈紛擾。講得稍稍唔中聽嘅嘢,就被人插到上天花板,變左「無雞味嘅雞」。好煩,真係好煩。不如都講返啲切身嘢算。
我想講下新東補選期間發生嘅一件小事。
投票日愈近,外面愈紛擾。講得稍稍唔中聽嘅嘢,就被人插到上天花板,變左「無雞味嘅雞」。好煩,真係好煩。不如都講返啲切身嘢算。
我想講下新東補選期間發生嘅一件小事。
被剥奪參選權的香港民族黨,今夜主辦破天荒的大型獨派「活動」:設立大台和理非非的「集會」;召集人陳浩天宣布活動時還揚言,「左膠」都有值得學習的「可取之處」。
向來被如此貶稱的社運泛民人士,聞此言是否也應「老懷安慰」?
從「自由幻夢」之中醒來吧。眼前的一切制度,現在僅餘空文;我們的自由與權利,今天在,明天可能就不在了。甚至我這枝筆,可能明天也不在了。
讓我意想不到的是,他的思路清晰,辯才都比同齡的人好得多;提出的論述和理據都很充足,統一、直接而有力。尤其當他面對中間超人黃成智的詰問,被他連消帶打輕易擊退,反令黃窘態盡露,真是令我額手稱慶。
最重要的,是他沒有像泛民或黃之鋒那樣的「政客味」。最起碼,他的立場是貫徹始終,不會因怕得失選民而用種種詭辯去「搬龍門」改變立場;被記者質問其本土政綱「是否代表支持港獨」也毫無閃縮地直接答「是!」,那種清脆俐落實在令我嘆為觀止。
作為多倫多港人,這個星期從未如此繁忙過。先有香港眾志黃之鋒來訪,相隔數天就到《十年》放映會,請來本土民主前線的梁天琦和黃台仰透過網絡作映後座談。議題不約而同,都在香港的前途和統獨問題上打轉。
不過兩場活動下來,給我感覺的反差,甚大。
以後不要再說甚麼「建制」、「泛民」。這是愚民的二分法。不厭其煩搬出《天與地》的金句:真正的民主社會,是一百個人有一百種不同聲音,並非兩把--誰的政見最受歡迎,請誰來當這個議員,既簡單又快捷。
鬧得沸沸揚揚,所謂在本民前與公民黨之間的「棄保」,純屬可笑;甚麼投誰投誰就「明益」「建制」,集中票源「守住關鍵一席」之類,皆屬全屬廢話的偽命題。